当前位置:首页>行业
黑龙江省呼玛县发挥教育优势 抢救鄂伦春民族语言
2023-08-22 21:48:18
来源:东方资讯


(相关资料图)

张艺开

作为我国六小民族之一鄂伦春民族的聚居地,位于祖国最北边陲的黑龙江省呼玛县,将鄂伦春族文化传承教育纳入筑牢民族共同体教育的重要内容,让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融入日常教育工作,为挖掘民族文化遗产,赋予更新的时代内涵。

鄂伦春族只有语言,没有文字,语言传承只能口口相传。呼玛县第一小学校园里,鄂伦春民族歌曲在学生口中传唱,汉鄂学生共唱鄂伦春语言歌曲,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。

从2022年开始,67岁高龄的鄂伦春族干部关金芳,作为鄂伦春族民歌(鄂伦春族赞达仁)传承人、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,被聘为呼玛县第一小学鄂伦春族民俗歌曲教师,组建起合唱团。 呼玛一小将‘非遗’文化体验作为学校的常置课程,在定期举行的校园文化节等活动中展露头角,鄂伦春族歌曲《十二月拍手歌》也在2023年的开江主题文化周开幕式上展示。同时尝试将合唱团辐射到其他各中小学,让每一个孩子与老师都成为民族文化的共享者和传承者。

呼玛县白银纳中心校作为民族教育学校,针对少数民族学生不会甚至听不懂民族语言、中小学生应用鄂伦春语言环境较少的现状,在鄂伦春语言课堂上,从基础抓起,主要传授鄂伦春语常用词汇,如季节、颜色、家庭成员、数量词等生活常见词汇,为了便于学生发音,教师借助汉语拼音达到发音的标准,在反复摸索中达到能够听懂和交流的教学目的。并能借助信息化设备,自制教学课件,让学生提高学习鄂伦春语言兴趣。开展民族语言汇报表演,展示学习成果。音乐课上,汉鄂学生一起在音乐课中学唱原生态鄂伦春民歌,促进语言传承。

鄂伦春族教师李梦雪,母亲也是省非遗传承人,受家庭教育影响,鄂伦春文化基础深厚,李梦雪老师致力为学生创造民族语言交流环境,鼓励学生回家讲民族语言,或者与会本民族语言的乡亲互动交流,使之对词汇的多样性上有更多参考,在语言传承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文章